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研究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于3月28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将持续至4月27日。小编整理了国内主流媒体点评与解读,具体如下:
央视新闻:《征求意见稿》更加注重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特别是增加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化办税等规定,优化完善保障纳税人权利等条款,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华融配资,这将有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新华社:《征求意见稿》更加注重规范税务执法权力,进一步强调对税务部门依法履职的要求,完善税务执法权力行使程序,优化税务执法方式,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比如,增加税务机关对获取的涉税信息保密、限制用途的规定;明确健全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规范行使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增加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限制规定,对滥用职权违法实施行政强制,致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等。
人民日报:《征求意见稿》更加注重社会公众特别关注的信息安全问题华融配资,《征求意见稿》专门做了制度安排,税务机关也有可靠的技术保证。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纳税人信息安全是有充分保障的,税务机关获取信息范围限定在“与税收有关的信息”,不会过度采集;同时,《征求意见稿》规定税务机关对依法获取的涉税信息只能用于征收管理用途,不得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披露。
法制日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各种逃税手段也不断花样翻新,团伙化、跨区域、网络化作案趋势明显,隐蔽性日益增强,使得税收征管面临诸多挑战。《征求意见稿》注重依法精准打击税收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提高涉税违法犯罪成本,加大震慑警示力度,更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国家税收安全。
经济日报:《征求意见稿》取消了纳税争议“复议前清税”的要求,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可直接申请行政复议,无需先缴纳税款或提供担保。这一改变保障了纳税人更充分地行使行政救济权。
然而,CEI企业研究所则认为清税前置即“复议前清税”,相当于有罪推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税款迟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凭税务机关出具的缴税证明或者担保证明受理。
《征求意见稿》将清税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纳税人的救济权利丧失,违反《行政诉讼法》第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以及第八条“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清税前置,相当于有罪推定,如果此条款得以落实,则我国将成为少数坚持全额征税纳税人才能获得救济的国家。
CEI企业研究所最后总结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随着企业效益下降,企业破产或者“跑路”层出不穷,各类恶性税收案件肯定有所增加,税务部门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各类案件的出现,增加了税务部门的工作压力以及执法的难度;另一方面税收收入下降,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压力也在增加。在双重压力下,税务部门启动修法应对,趁机扩权,将税收征管的高压态势常态化。但经济下行,更应该减轻企业负担,涵养税源华融配资,而不是挤压纳税人,竭泽而渔,其修法意图与国家发展策略不一致。
金篮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